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牙齿美白:别让“白”走弯路,口腔科医生的实用指南

发布日期:2025-08-04浏览次数:1005

一、先搞懂:你的牙齿为什么“黄”?

牙齿变色分两种,对症才能有效:

• 外源性着色,表面“脏”了:喝咖啡、喝茶、吸烟后,色素附着在牙齿表面,就像穿白衬衫沾了酱油渍,属于“外源性变色”,相对好解决。

• 内源性着色,内部“黄”了:比如小时候吃了四环素类药、氟摄入过多,色素进了牙本质(牙齿内部结构),就像白衬衫本身染了色,属于“内源性变色”,需要更强的干预手段。

二、两类主流美白方法,优缺点一次说清

日常清洁类

适合预防和轻度外源性变色

美白牙膏:含少量美白成分(如低浓度过氧化氢),能擦掉表面浅层色素,优点是方便便宜,缺点是对深层色素和内源性变色无效,长期用含大颗粒的还可能磨坏牙釉质。

洗牙:每年1~2次洗牙能清除牙结石和顽固色素,让牙齿恢复“本色”,但不是“美白”,只是“去污”,洗完不会比你牙齿原本的颜色更白。

专业美白

适合中重度外源性着色,内源性变色

冷光美白:医生用高浓度美白剂(浓度约15%~35%)配合光疗,一次能提亮3~5个色阶,缺点是做完1~2天可能有牙齿酸痛,效果维持1~2年(取决于后续保养)。

瓷贴面:像给牙齿“戴口罩”,适合氟斑牙、四环素牙等严重变色,效果永久,但需要磨掉0.3~0.5mm牙釉质(不可逆),费用较高(单颗几千元)。

三、美白后如何“锁白”?口腔科医生的5个护白秘诀

不少人美白后没多久就“返黄”,其实问题不在方法,而在“术后维护”。做好这5点,能让美白效果多维持半年到一年:

1.美白后1周,避开“染色刺客”

刚美白的牙齿,牙釉质孔隙暂时张开,容易吸附色素。这一周别碰咖啡、茶、红酒、酱油,甚至连红心火龙果、咖喱都要忌口,饮食尽量清淡。

2.换一支“抗敏牙膏”

美白后牙齿可能暂时敏感,用含氟的抗敏牙膏,既能强化牙釉质,又能缓解酸痛,避免因敏感不敢刷牙导致色素沉积。

3.用吸管喝“有色饮料”

实在忍不住喝咖啡、可乐时,用吸管让液体直接进入口腔后部,减少与牙齿的接触面积,喝完马上漱口。

4.定期做“巩固美白”

冷光美白后3个月,可每周用1~2次家用美白牙贴;日常每半年洗牙一次,及时清除刚附着的色素,别等色素“扎根”再处理。

5.戒烟!戒烟!戒烟!

香烟中的焦油会快速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顽固烟斑,不仅让美白效果归零,还会加速牙龈萎缩,得不偿失。

四、最后提醒:美白的“底线”

健康永远比白更重要。如果你的牙齿只是轻微发黄,且没有影响自信,完全不用刻意美白——自然的颜色才是最协调的。若确实想改善,先到口腔科做个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的牙齿状况(是否敏感、变色类型)推荐方案,别自己盲目试错。毕竟,一口又白又健康的牙齿,才是笑容最好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