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7:00 妇产科急诊、儿科急诊24小时开诊
在内科门诊,我们经常会接诊一些糖尿病病人。在对病人进行宣教时,不免会提起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五驾马车”的概念,指出糖尿病病人需赶好饮食、运动、药物、教育、血糖监测这五驾马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日常的用药调整控制血糖外,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最基础的管理,许多糖尿病病友以及运动达人十分推崇低GI饮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GI”呢?
什么是GI?
GI(glycemic index)全称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简单来讲,是指某种食品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是反映食物引起的血糖应答特性的生理学指标。因此选择低GI饮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体重的控制,提高饱腹感并减少血糖波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我们将食物的GI值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水平:
高GI食物 GI≥70%
中GI食物 55%<GI<70%
低GI食物 GI≤55%
哪些食物是低GI?
低GI食物选择还是相对丰富的,主要包括全谷物(燕麦、荞麦、小米、藜麦、大麦、高粱、糙米、紫米、黑米等)、杂豆(豆饭、绿豆)类、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需要注意的是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应注意烹饪方法和用量,避免造成过大的消化道负担。
食物的GI值是恒定的吗?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个种类的食物,也有可能存在不同的GI值。
-果蔬加工后的GI值会增高且水煮的增幅比蒸煮要高,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蒸煮的方式进行果蔬加工;
-预先浸泡食材会增加淀粉的消化速度,所以要减少食物的浸泡时间;
-水果在成熟过程时,淀粉类物质转化为单糖或者双糖,因此成熟水果甜度更高,GI值会升高。
以上的种种细节的把握,对于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
糖尿病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低GI食物。在治疗过程中,随访调整也十分重要,我们推荐糖尿病病人接受由营养师制定的个体化的医疗营养治疗,并且在出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