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高温天气,热射病防治不可忽视!

发布日期:2025-07-14浏览次数:803

随着各地高温天气来袭,沈阳近期温度也已达到30℃以上,各地中暑、热射病的情况不断出现,特别是小朋友,因为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水液代谢能力欠佳且经常在户外玩耍,家长朋友们更应该提前了解这个疾病,从而做到有效预防。

到底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体温升高>40 ℃ 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典型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伤的可致死性综合征。通俗来说热射病就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1.婴幼儿是易感人群;

2.防暑意识不佳: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或带小朋友到洗浴中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

3.脱水:小朋友水液代谢能力差,呕吐腹泻后易脱水;

4.超重或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或<18.5;

5.户外活动:如外出剧烈运动、补水不足等。

热射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多数患者表现为高热、昏迷、无汗等典型症状;由于存在发病诱因、病史和个体差异等不同情况,患者也会展现出各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

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

凝血功能

有出血表现,如皮肤瘀点、瘀斑、穿刺点出血、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等。

循环功能

心肌损伤,低血压。可诱发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个别患者可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肝功能

乏力、食欲缺乏和巩膜黄染。

肾功能

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色深(浓茶色或酱油色尿)。

横纹肌溶解

可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茶色尿、酱油尿,后期可出现肌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

胃肠功能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大量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腹膜炎、腹腔高压等。

呼吸功能

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

出现热射病怎样处理?

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可送至有电风扇或空调的环境,建议室温调至 16.0~20.0 ℃。拨打120急救电话,讲明情况,等待救援。

如何预防热射病?

降低热射病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