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孩子过敏如何防治?这份小贴士请收好!

发布日期:2024-07-05浏览次数:1354

2005年,世界过敏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加深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预防过敏性疾病。

一、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指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过敏性疾病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

二、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尘螨、油烟、动物皮屑、动物毛发、柳絮、霉菌等;

2.接触性过敏原

金属(银、金等)、紫外线、皮革、染发剂、化纤、香精等;

3.食入性过敏原

牛奶、鸡蛋、芒果、花生、大豆、坚果、麸质食物、海鲜等;

4.输入性过敏原

大多是通过昆虫蜇咬引起的,也可由于注射性药物引起,主要的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昆虫有蜜蜂、马蜂、蚂蚁、蚊子,其中蜜蜂的蜂毒就是该类过敏原的最重要的一种。

三、常见的过敏症状

1.鼻子痒、打喷嚏、流清水鼻涕

孩子这些症状多出现在春季,应首先考虑是不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有时会被以为是感冒,事实上一般感冒持续时间是7—10天左右,若宝宝以上症状持续2周以上,就应考虑有过敏的可能。

2.皮肤干、痒、湿疹多

儿童过敏时,宝宝的面部、身上可能出现轻度红斑、水肿,孩子可能会经常不停地抓挠。有时没有红疹的皮肤干、痒也是过敏的表现;而小婴儿的过敏更多表现为湿疹或湿疹增多。

3.眼睛发痒、揉眼睛、眼睛红肿

有的孩子一到春天就嘴巴红肿、烂舌头等,甚至还会表现出眼痒、红肿,流眼泪、揉眼睛,外耳道内反复流水等,这有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

4.呕吐、腹泻

如果宝宝经常肚子不舒服、拉肚子,妈妈也要注意。可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消化道症状,或是食物生冷引起的肠胃不适。

5.过敏性咳嗽或哮喘

如果宝宝春季或秋季有咳喘发作,一到春季又出现比较明显的咳嗽甚至喘,要考虑是过敏性咳嗽或哮喘需要由医生判断病情并进行治疗。

出现以上过敏症状大家也不要慌,应尽快查清过敏原,若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四、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理论上说,过敏是机体排除异物的一种防御反应,是无法根治的。但是,通过世界过敏组织(WAO)提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患者教育四位一体,个体化治疗,交互管理,过敏性疾病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和控制。 

我国变态反应学家叶世泰教授在60年前提出了针对过敏性疾病的“避、忌、替、移”四字方针,其中,远离过敏原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确诊尘螨过敏的患者,在家里应多注意勤洗勤换床单被套,减少尘螨滋生的环境;确诊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外出时佩戴口罩;确诊某种食物过敏的患者,在饮食中要注意避免食入含致敏物质的食物;确诊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要禁止服用或注射该致敏药物,并寻找可替代的食物或药物。

药物治疗通常是指抗过敏药物,包括非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如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等)和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两大类。根据过敏性疾病类型所需要的个体治疗药物也是广义药物治疗的重要部分,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的一线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脱敏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等。充分了解病情的个体化治疗,是维护患者健康非常必要的保障。

五、如何预防过敏? 

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等,是预防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有效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也有助于减少过敏原的暴露。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勤锻炼身体

勤锻炼身体,多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膳食搭配要营养均衡,避免生冷饮食,减少熬夜。

适当增减衣物

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宝宝衣物,减少宝宝生病次数。

增强宝宝免疫力

补充维生素A、D,微量元素如钙、锌、铁等,增强宝宝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