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7:00 妇产科急诊、儿科急诊24小时开诊
悠久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长河里串串闪亮的珍珠,令人向往,却又令人望而却步。那些令齿颊留香的文学作品,那些的气势磅礴的书法、美术佳作,那些巧夺天工的瓷器,那些吟唱了千年的曲调……唐诗、宋词、元曲,墨竹、山水、中国娃,青铜器、陶瓷、紫砂……恨不能一股脑地捧给我们的孩子们看,讲给他们听,把几千年来的精华琼浆献予他们!
然而,在应试教育、西方文化、现代快娱乐的冲击下,即使成年的你,除了初中课本上的几首唐诗宋词外,还能记起来多少……于是我们又开始彷徨、困惑,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浸润在经典里,沉淀到孩子成长的脚印里呢?翻开一本本不同作者不同风格却又充满着种种中国元素的图画书时,似乎找到了答案。
1、中国味道的图画书
与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随意拿起一本书。噢!是中国民俗剪纸风格的一本图画书;过了几天,孩子从书架上选出来的是一本淡淡的水墨画的书,再一读还有点京剧的元素……在孩子琳琅满目的书架上,那些散发着中国味道的图画书自然而然地带着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留给他们一个可以记忆的中国。 《神马》讲述的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斡,他最爱画马,传说他的笔具有奇特的魔力,可以让纸上的马拥有生命……一位大将军听说后向韩斡索要神马,果然,一匹俊美非凡的马从韩斡的画上跃下。神马陪将军征战沙场,它不需要喝水,不需要吃草,它奔跑起来时,四蹄几乎不会碰到地面,将军所向披靡,杀敌无数,然而在神马的眼中,到处都是砍断的头,死伤的马,它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仰天长嘶,抛下将军飞奔而去……图文作者陈江洪采用了和唐代名家韩幹一模一样的绘画手法——传统工笔绢画,熟悉中国工笔画的人都知道,那丝丝线条,一笔一勾勒,细腻、内敛、含蓄的中国味道,通过这细细的笔尖浸润到每个人的心底。 《鱼儿水中游》是一本国学的图画书,书中的主角庄子是一头充满智慧的熊。本书的插画家是意大利绘本大师朱里安诺,他在与作家郝广才共同创作时,也一样体会和领略着这本中国国学的魅力。也许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们能不能看得明白。然而读书就像是为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为孩子打开这扇窗,他可以在一天天成长中,慢慢体会到书中的道理,这也正是阅读对孩子的作用吧。 2、中国元素 “京剧猫”系列《小石狮》《泥将军》“野孩子”系列,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中国特色的元素结合起来,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的世界。比如“京剧猫”系列中,把京剧脸谱和猫本身花纹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虎年的礼物》《老鼠,老鼠》都是剪纸类的图画书,是中国民俗文化艺术的一个最好表达。《老鼠,老鼠》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和精美绝伦的剪纸,展现了民间老鼠嫁女的传说,老鼠如孩童般天真烂漫的个性,传统农业社会一年里的五彩生活,还有传统过年的风俗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虎头帽》《虎头鞋》等传统服饰为主题的绘本。日本画家笔下的中国故事——《桃花源》,为我们描述了那个世外桃源的美丽和神奇,画面的夺目和美丽,令人陶醉不已。 3、儿时的回忆 有一些故事是奶奶循着她小时候的记忆讲给孩子的,那些故事有对过去风土人情的回味,也有着让一代代的孩子们几十年的变迁,让儿时的胡同也跟着变了味。翻开保冬姐的《小时候》系列,《铁门胡同》带我们回忆老北京的四合院,“水牛儿水牛儿”的歌不知还能有几位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唱出来。 《躲猫猫大王》小勇是我儿时最好的伙伴,我们一群人常常玩躲猫猫,但小勇总是第一个被抓到。后来有一次,我教他钻进柴堆、爬上门头,都没有被抓到,他就赢得了“躲猫猫大王”的称号。但之后他就很少赢过。 后来,我们上学了,小勇却没上,他还因为分不清一块钱和十块钱,被爷爷留在家里。一天,爷爷过世了,小勇的爸爸要来接小勇走。但一大早小勇就不见了。我们到处找啊找啊,就是没找着。最后我们齐喊:“小勇,你出来吧,算你赢了——”小勇从油菜花地里走出来,跟他的爸爸走了,他的身后响起:“小勇,你是躲猫猫大王!”…… 这个故事讲的是儿时的一个美好回忆,展现了孩子时代的纯真可贵。他们没有复杂的烦恼,没有被区别对待,只是懵懂地快乐着,充满着浓浓的友爱。 4、中国传统节日 《团圆》描绘了长年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家过年的情景,书里浓密的亲情在静静流淌,民间习俗与生活趣味的描写,将过年的气氛烘托得情味深长。 温馨的扉页,将我们带进暖暖的江南水乡的一户普通人家,那个期盼全家团圆的夜晚。故事通过毛毛的视角向我们诉说着春节水乡那其乐融融的场景,毛毛的眼里全是父亲,然而父亲因打工的需要只能在家停留短短三天时间, “陌生——熟络——不舍”,跟随着毛毛的心情变化,读者的情绪也跌宕起伏,当毛毛最终将那枚小小的硬币放在父亲的手心时,我们的眼眶也湿润了。 “年”在我们的心目中是热闹、快乐、温馨,甚至多少有些疯狂的象征。可它在民间故事里却一直是个吃人的坏蛋怪物。孩子们该怎样演绎它的故事?让孩子透过什么样的故事来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年》《灶王爷》《兔儿爷》等作品皆系绘本中国系列作品中年味十足的作品。它们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最后一页只写了四个字:新年快乐,这是我们过年常说的那四个字,优美的画风更添年味,非常适合在过年时和孩子一起分享。 5、阅读分享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中国辽宁的古莲种子,以色列梅察达的海枣树种子,德国古老村落遗址的荞麦种子,加拿大冰川淤泥中的羽扇豆种子……它们的年龄小则五百年,多则上万年,那还是天地鸿蒙的时候呀,而它们竟然都在我们的时代发出了新芽。 我相信,中国味儿的绘本也可以在我们的时代发出新芽。我开始寻找它生长的土壤,瞄上了儿子稚嫩、无邪、平滑的脸。是的,这片毫无丘壑的肌肤正好播种。 有一次当看到一棵冠盖繁茂的大榕树,孩子兴奋地问:“这就是家树吗?”我一愣。说起来汗颜,我根本没有考究过“家树”到底是哪一个门类的植物,而且,我以为《家树》这本书,有着太过深长的哲学意味和人间的沧桑恍惚,一个小屁孩不会懂。错了,是种子都会发芽。 阅读点亮童年。与孩子共读绘本,带我们探索神秘浩瀚的宇宙,进入百万年前侏罗纪时代与霸王龙共舞,浸润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学习灿烂文化领略巧夺天工的艺术,又突然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她的引领下,在博物馆,在音乐厅,在田园,在海底——这里是大百科世界;印象派、抽象派,油画、水彩画、水墨画、雕刻、剪纸、中国画——又来到了文学艺术兼绘画艺术的殿堂。
与孩子共读绘本,鼓励儿童参与讨论,以提升家长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互动,家长在共读中常使用停顿、提问、关联生活经验、评价、扩展等经验。而对话式阅读是在共读经验的基础上理论技术提升,一种特殊的亲子共读方法。是用绘本(图书)做媒介,教育者采用特定技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开展的社交沟通方法,用以提高儿童语言读写,以及社交技能和情绪等发展。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辽宁省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康复与心理行为科系统学习掌握“儿童图画书阅读指导专业技能”,开展对话式阅读绘本。我们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早期阅读与学习研究组李甦研究员团队经过专业、系统设计,从心理学的视角全面解读早期阅读学习过程。系统学习图画书阅读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开展高质量图画书共读活动的策略和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实际操作中能独立设计、开展符合儿童发展和学习特点的阅读活动,提升专业性,开启儿童图画书事业新征程。 1、适用人群 对于一般儿童开展学龄前期言语教学新模式。学龄期语言文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共读虽然公认为培养儿童语言和阅读有积极的影响,然而需要专业系统升华。通过对话式阅读绘本,培养儿童语言文学素养、图画素养、情绪-心理发展,并将影响他的未来一生相关素养发展。 对于一般儿童开展学龄前期言语教学新模式。学龄期语言文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共读虽然公认为培养儿童语言和阅读有积极的影响,然而需要专业系统升华。通过对话式阅读绘本,培养儿童语言文学素养、图画素养、情绪-心理发展,并将影响他的未来一生相关素养发展。 情绪问题儿童通过阅读方法可以缓解情绪。在这里我们针对性挑选图书、根据儿童心理过程,设计阅读方案,通过对话式阅读更专业社交互动,让儿童切身感受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在实践中缓解和表达情绪。 2、目标达成 希望通过使用对话式阅读绘本技术,这一国内外权威机构公认的、成熟的、成系统的、可操作的、易复制的专业技术,为本地区儿童带来更新颖的体验,促进相关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