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开展母婴阻断,实现母婴传播“零”感染

发布日期:2024-06-14浏览次数:1210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是国家关爱妇女儿童的重要举措,对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有重大意义。

开展母婴阻断 实现母婴传播“零”感染

问:感染HIV的孕产妇,孩子被传染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对于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如果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不被感染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具体数据,HIV感染者如不加治疗,她们在怀孕、分娩或者哺乳期间将病毒传给孩子的可能性为25%—35%,大约三分之一。然而,如果采取服用抗艾滋病毒药物、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等措施,就可使这一危险降至2%以下。也就是说,100名HIV孕产妇所生的孩子,被感染的不足2名。

问: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孩子被传染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对于梅毒也是同样的结果,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意义重大。梅毒感染孕产妇如果尽早规范治疗,她的孩子不感染的可能性可达100%;反之,一个早期梅毒的孕产妇,不接受有效治疗,其孩子受累的概率也高达100%。这就是梅毒母婴传播的两个100%(早期梅毒孕产妇不干预,其孩子100%受累。梅毒孕产妇规范治疗,其孩子100%不被感染)。

问:感染乙肝的孕产妇,孩子被传染的可能性有多大?

答:在没有采取免疫预防的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sAg及Hbe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70%~90%在半岁时发现HBV感染;HBsAg阳性、HbeAg阴性母亲所生婴儿中,HBV感染约10%~40%。通过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主—被动免疫等预防措施,乙肝母婴传播率可降至1%以下。

如何预防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母婴传播?

一、做好筛查

最好是孕前检查。我省为符合生育政策的所有计划怀孕夫妻,由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在内的20项孕前优生免费检查服务;孕早期再次普遍筛查,更是十分必要。因为部分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感染者可能没有临床表现,通过化验检查可以尽早发现。我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孕产期基本公共卫生的免费服务,全部孕妇不受户籍限制,孕早期免费筛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项目。

二、对于感染者,尽早转介到诊治机构

对HIV阳性孕妇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梅毒感染者一个疗程青霉素的规范治疗。乙肝感染孕妇依据HBV DNA、转氨酶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三、安全分娩服务

艾滋病产妇住院分娩国家有经费补助。在这里提醒大家,传染病感染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证。无论是艾滋病、梅毒或乙肝孕产妇,如果孕期得到有效治疗,是可以选择阴道分娩的。

四、新生儿规范治疗与随访

对HIV感染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尽早给予抗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因为母乳具有传染性、建议这部分孩子人工喂养,国家还为孩子的喂养提供奶粉补助。并提供早期诊断等免费服务;梅毒孕产妇的新生儿尽早检测、评价和判断母婴阻断预防效果,给予必要的新生儿治疗;乙肝孕产妇的新生儿分娩后,尽早给予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免费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