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7:00 妇产科急诊、儿科急诊24小时开诊
历经65天的日夜抢救和守护,出生体重只有1150g巴掌大小的早产儿团团顺利从辽宁省妇幼保健院(辽宁省妇女儿童医院)出院。这名勇敢的“小战士”终于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出院当天,家属特地为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怀孕28周的团团妈妈在保胎过程中突然羊水破裂,产程发动,小团团急匆匆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由于团团胎龄小,不能建立自主呼吸,肤色紫绀,心率仅50次/分。在谭春迎主任的指挥下,给予团团实施正压通气,短暂施救后团团心率逐渐恢复,肤色逐渐转红润,紧张的气氛骤然缓解,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随后医护人员将团团安全转运至新生儿病房进一步治疗。
因胎龄28周的团团全身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救治的过程困难重重。
首先是团团肺部发育不成熟,不能自主呼吸,新生儿医护团队紧急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生后第3天,团团脱离了有创呼吸机过渡到无创呼吸支持。生后第7天,坚强的团团学会了呼吸,脱离了呼吸支持,可以自己呼吸了。然而,呼吸关仅仅是团团要经历的第一道关卡,接下来是喂养关。
由于团团胎龄小,吸吮力弱,不能自行进乳,需要胃管管饲喂养,再加上团团消化功能弱,奶量少了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奶量多了容易腹胀,甚至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就要求医生每日要精密监测团团体重、出入液量,精准计算其每日所需液体量、氨基酸、脂肪乳等剂量,保证团团在生后1周实现体重稳步增长。
经过65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呵护,团团先后闯过了呼吸、喂养、感染等多个生命关卡。这个曾经微弱的小生命一天天强壮起来,体重增长至2000g,神经系统评估良好,各项指标也达到了出院标准。
超早产儿生存能力低下,救治难度大,成功的救治不仅需要有精准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有精细化的护理。“巴掌宝宝”成功救治的背后是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坚持,更是新生儿救治技术和诊治理念不断提升的具体体现。我院将继续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提供更精细化和规范化的治疗,为新生儿的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