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教你几招缓解产后涨奶的技巧

发布日期:2023-08-03浏览次数:935

很多新手妈妈经常吐槽,本来很有决心要做个母乳喂养的好妈妈,但是涨奶的疼痛,乳腺炎的折磨,就会把下定的决心打碎了!请不要轻言放弃,有我帮助你们呢!

微信图片_20230803112455.png


涨奶的原因

涨奶主要是因为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

乳汁淤积的原因

孕妇从孕晚期就开始有初乳,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乳汁产生,乳腺管及周围组织扩张,在产后第3、4天达到高峰。如果妈妈在婴儿出世后未能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哺喂的间隔时间太长或乳汁产生过多大于婴儿需求,均可使乳汁无法完全排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含接,妈妈会因为害怕疼痛而减少婴儿吸吮,进一步加重了涨奶。

缓解涨奶的技巧

1.早吸吮、早开奶

让宝宝尽早开始吸吮,在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哺喂母乳,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乳汁分泌量增加,还可以有效预防涨奶痛。婴儿吸吮能力很强,小嘴巴特别有力,通过吃奶这种方式来疏通妈妈的乳腺管,使乳腺管通畅,乳汁排出的更加顺畅。

注意哺乳次数,新生儿想吃就吃,妈妈有涨奶感就可以主动哺乳;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又恰逢婴儿吃不了,要将乳汁用吸奶器吸出让乳房松软,保证乳腺管通畅,这样既解决妈妈乳房胀痛,又能促进乳汁分泌。千万不要偷懒让乳汁淤积不去处理。

2.温柔的按摩

适当的按摩同样可以有效的缓解涨奶现象,千万不要暴力按摩,大力揉搓乳房,都会损伤乳腺管,造成乳房组织水肿,加重疼痛。按摩,自己动手就好,毕竟自己的身体自己最了解,也便于控制按摩的力道。

揉作方法

洗净自己的双手,乳房用温热毛巾热敷一下,将双手搓热并涂上橄榄油交叉按摩乳房,从乳房远端向乳头的方向轻轻转圈按摩、轻轻拍打,整个乳房都按照从远端向近端的方向按摩,这样做能帮助疏通乳腺管,促使水肿减轻;在按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一部分胀痛特别明显,可在该处稍稍用力按摩,排出淤积的乳汁,以防止此处乳腺管堵塞,导致乳腺炎。

3.提前准备吸奶器

吸奶器是哺乳期必备用品,奶多奶少、母婴分离都会用到它。

在挑选吸奶器时,要注意其吸力必须适度,使用时乳头不应有痛疼感。建议选择有调节功能的吸奶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吸奶器的压力和速度。在使用吸奶器的时候一定注意卫生、消毒,以免细菌感染。

患有乳头皲裂情况的妈妈,这个时候必须对其做好及时的清洁,同时在每次喂奶后还可以用乳汁均匀的涂抹,这样同样可以有效的缓解乳头破损或细菌感染。

4.选择宽大乳罩

泌乳使乳房更大了,可以选用柔软的棉布制成的宽大乳罩来加以支托,这样不仅能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还有助于保持乳腺管的通畅,从而减少乳汁的淤积,减轻乳房的胀痛感。

千万不能戴过紧的乳罩或有钢圈、塑型的乳罩,因为这样的乳罩可能会抑制乳汁分泌,影响乳房血液循环。

5.冷敷VS热敷

冷敷VS热敷双管齐下。

热敷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汁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哺乳前,可以用湿热的毛巾热敷乳房5分钟,随后配合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动作,使乳房和乳晕软化、减轻涨奶感,而且哺乳时应先喂感觉涨奶明显的那侧乳房。

如果乳胀疼痛非常严重,可用冷敷止痛,用柔软的毛巾蘸冷水外敷于乳房上,或使用冰袋外裹毛巾进行冷敷,均可起到减轻乳房充血、缓解胀痛的作用。一定记住先将乳汁挤出再冷敷。

6.饮食调节泌乳状况

妈妈应保证饮食的清淡,忌油腻,不要饮用“大油汤”,进食高脂、高糖类食物也必须适量,以免乳汁分泌过于旺盛、浓稠,在乳腺内结块、不易排出。乳汁中脂肪含量过高会导致婴儿腹泻。

7.温热水冲、泡

可以沐浴的妈妈用花洒直接将温热的水冲洗在乳房上,顺着乳腺管走形的方向冲洗,促进乳腺管通畅,乳汁很容易就流出来了。

不便沐浴的妈妈出现有涨奶情况也可以通过温水浸泡乳房的方法来有效的缓解不适症状,先准备一盆温热水放在膝盖上,温水不宜过烫,上身弯曲至膝盖,让乳房都泡在温热的水中,这个时候可以轻轻的摇晃乳房,借着重力可使乳汁容易流出来。